保险行业反内卷:回归价值,拥抱高质量发展

RFPI大中华管理中心

RFPI大中华管理中心

  1. 课程提供商登录
  2. RFPI美国官网
  3.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保险行业反内卷:回归价值,拥抱高质量发展

保险行业反内卷:回归价值,拥抱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8-06 近日,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广东保险业防止 “内卷式” 竞争自律公约》,这一举措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地方协会落实中央精神的积极实践,更反映出保险行业自我革新的强烈愿望。从广东保险行业的发文引申开来,保险行业反内卷已成为关乎行业长远发展的关键议题。

newscontenimg

7月24日,2025年上半年广东银行业保险业新闻通气会在广州举行。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表示,广东将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通过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会上,《广东银行业自律公约》《广东保险业防止“内卷式”竞争自律公约》同步发布,率先为金融系统“恶性竞争”踩下刹车。

《广东银行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2025版)》,从八个方面提出倡导性条款和禁止性条款,包括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坚持理性定价、严格管理返佣返利、规范宣传营销、避免盲目竞逐市场等。

《广东保险业防止“内卷式”竞争自律公约》,明确保险公司应抵制恶性价格战,不滥用渠道手续费、不向渠道支付超额佣金,不虚列费用违规套利,不恶意竞标,不在政府项目中打价格战等基本要求。

1.保险行业 “内卷” 现状与危害

“内卷” 现状:保险行业的 “内卷” 表现多样,除了传统的渠道抢人,还体现在产品同质化严重,众多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在保障范围、条款设计等方面大同小异,缺乏独特性;费用返还失序,为争抢客户,一些公司随意提高费用返还比例,破坏了市场的正常定价机制;销售误导泛滥,夸大保险责任、虚假承诺收益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危害深远:“内卷” 对保险行业的危害巨大。从经济层面看,企业为追求短期保费规模,不惜踩线操作,导致销售成本飙升,服务质量却因资源被挤压而下滑,行业陷入恶性循环。当定价脱离精算基础,会引发赔付风险,侵蚀偿付能力,最终损害消费者信任。更为严重的是,整个保险生态可能陷入 “低价 — 低质 — 低信任” 的恶性闭环,使行业发展步入歧路。

2.反内卷的行业行动与政策支持

行业自律行动:广东的举措并非个例,河北廊坊、福建、安徽等地保险行业协会也相继发布自律公约或联合倡议书,强调严格费用纪律、抵制恶性竞争、落实 “报行合一” 监管要求,体现出 “反内卷” 正成为全行业的共识与行动。这些自律公约内容具体,从严格费用管理、严守业务规范、科学考核管理、建差异化优势等多个方面划定了行业竞争红线,为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引。

政策制度保障:监管层也密集出台政策组合拳为行业 “去虚火”。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的多轮下调、万能险结算利率的逐步压降,以及多家寿险公司将新备案产品的预定利率调至更低水平,同时下调渠道佣金费率,有效压缩了价格战的操作空间,从制度层面为行业反内卷提供了有力保障。

3.破局之路:价值回归与转型发展

回归保障本质:保险的本质是保障,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托底安排。行业要摆脱 “内卷”,必须让价值回归主线,将保障民生福祉与社会稳定作为核心目标,摒弃过度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真正回归 “为民保障” 的初心。

推动转型发展:越来越多的头部险企已开始主动转型,从 “堆人拉量” 向 “精耕客户” 转变。养老、健康、护理等长期保障型业务成为新的增长极,数字化运营、客户精细管理、服务体验优化等成为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保险企业摆脱内卷、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通过产品创新优化、服务品质升级、客户体验迭代等构建核心竞争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避免陷入无序内卷。

4.多方合力,共促行业健康发展

经营主体内生变革:保险企业要增强内生动力,确立 “长期主义” 逻辑。从组织架构到激励机制,从销售队伍到产品策略,进行全链条深层次变革,摒弃短期冲量、模仿抄袭的老路,建立起客户信任基础。

行业组织强化自律:行业组织应充分发挥自律作用,加强宣传交流,通过定期检查、监督举报等机制,确保自律公约的有效执行,对违反公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行业竞争秩序。

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监管部门要持续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指导和督促公司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强化监督管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秩序。

“反内卷” 应成为保险行业的行为准则,要求企业在治理理念上 “去虚火”,在经营逻辑上 “重价值”,在客户关系上 “建信任”。只有让服务成为标准,让专业成为标尺,保险业才能从 “内卷” 的沼泽中脱身,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走得更稳、更实、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