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生命表来了,保险产品要涨价?

RFPI

RFPI全球联盟成员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第四套生命表来了,保险产品要涨价?

第四套生命表来了,保险产品要涨价?

发布时间 2025-11-05

2025年10月29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这是继2016年第三套生命表之后,我国人身保险业时隔近十年的又一次系统性更新。新生命表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这不仅是一项数据更新,更意味着保险业进入了以“长寿风险”为核心的新阶段。

生命表的意义和作用

生命表是人身保险精算的基础,它通过历史保单数据,刻画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生存与死亡规律,是保险产品定价、准备金评估与风险管理的关键依据。可以说,每一次生命表的修订,都预示着行业风险认知与精算逻辑的更新。

自1996年我国首套生命表发布以来,保险业每十年进行一次系统性修订,以反映人口结构与死亡率的长期变化。此次发布的第四套生命表采集了近十年全行业全量保单数据,样本规模居全球之首,为我国保险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算基础。

数据背后的信号:更长寿、更健康、更均衡

与2016年版相比,第四套生命表揭示了三大趋势,折射出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深层变化。

第一,预期寿命显著延长。保险人群的平均预期寿命较1996年增长约10岁,长寿化已成为人口发展的确定性趋势。

第二,少儿死亡率持续下降。医疗卫生水平与母婴健康体系的完善,使儿童群体成为死亡率改善最快的群体,标志着公共健康管理体系的成效。

第三,区域差距缩小。欠发达地区的死亡率下降明显,反映出保险保障与公共资源分配的普惠化趋势。

另外,本次生命表首次采用“单一生命体表”模式,以被保险人身份证号为唯一标识,跨公司、跨险种追踪生命历程。这意味着保险数据不再割裂于保单,而是真正回归到个体生命本身,提升了死亡率估计的科学性与精度。

新生命表对保险行业的影响

生命表的每一次更新,都会对保险业的产品结构与定价体系产生连锁反应。新表所揭示的死亡率变化意味着保险公司的风险模型需全面调整。

行业角度看,第四套生命表将促使保险公司:

提升定价精度与风险控制能力。更精确的死亡率参数有助于减少“死差损”,优化准备金评估,使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健性得到强化。

加速产品创新与长寿风险管理。随着寿命延长,“长寿风险”成为保险业新的挑战,未来养老、长期护理等产品领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消费者角度看,新生命表的实施将带来“有涨有跌”的价格变化:

对于以死亡保障为主的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由于死亡率下降,保险公司赔付风险降低,价格有望下调。

以生存保障为核心的年金险、养老险,则可能出现保费上涨。因为被保险人寿命更长,保险公司支付年金的时间延长,成本随之增加。

业内人士分析,尤其是终身领取型养老年金,其定价上调的幅度可能更为显著。不过,由于保险定价还受到利率水平与运营效率等因素影响,整体变动仍需综合评估。

保险行业机遇与市场预期

新生命表不仅是一次精算数据的更新,更是一次行业生态的重塑。它的启用将推动人身保险从“粗放定价”向“风险精算化管理”转型,倒逼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风险分层与客户服务上进一步深化改革。

有业内专家指出,预计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的“开门红”销售期内,年金险与两全险可能迎来一轮集中销售热潮。消费者出于对即将上涨的费率预期,或将提前锁定现行价格产品。

整体来看,第四套生命表的发布,是我国保险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它不仅提高了风险测算的科学性,也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普惠金融提供了数据基础。

随着2026年的正式实施,这张记录亿万生命轨迹的“数据地图”,将继续为保险行业的稳健运行与社会风险保障提供坚实支撑。

想了解更多关于RFP认证的信息?

提交邮箱,我们将定期为您提供关于RFP认证的最新资讯

我愿意接收来自RFP协会邮件,包括新闻、产品内容、活动预告等,我将遵守RFP相关条款及保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