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疫情变化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全球经济恢复和政策转向节奏仍不明朗,在此形势下,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历史节点,我国货币政策将如何发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还能继续下降吗?反垄断、汇率等热点问题如何看?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方向在哪里?

金融衍生品交易价格是市场投资者对未来利率及信用状况的预期,其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关键价格走势及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是具有前瞻性的预警性指标,与历史统计信息相比具有更强的实时性、预测性。

据新华社消息,央行行长易纲日前就2021年金融领域热点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易纲就今年的货币政策基调、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宏观杠杆率、金融业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作出最新回应。

银行业顺应时代机遇,正焕发出新活力,特色化、零售化、轻型化、综合化四大趋势创造更广阔发展空间。我们认为银行业正经历四大变化:一是特色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 政策持续聚焦中小银行,特色中小银行经营有望更上层楼;二是零售化,疫情背景下银行 零售转型仍在推进,双循环格局驱动消费升级,为银行零售转型打开空间,在金融活动统 一监管趋势下,银行零售也将享有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给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了数字科技一剂最强的助推剂,金融数字化全面深化,无接触金融、小微金融加速发展;与此同时,金融风险、数据安全等问题抬头,多项监管规范出台,金融科技面临日益严峻的合规运营挑战。

2020年的新冠疫情也没能阻挡住金融科技监管风暴的持续深入。从2019年P2P平台的大面积洗牌,到2020年跟进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再到最近蚂蚁金服上市前遭遇“叫停”、互联网反垄断调查开启,包括支付宝、腾讯理财通、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陆金所App等多家头部平台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以及12月7日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2020年第13号文”),金融监管对金融科技行业的清查全面铺开。

2020年,金融科技蓬勃发展同时,也遭遇跌宕起伏。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金融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日前,2020年公募基金四季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公募基金规模首次超过20万亿元。基金的成绩单也非常亮丽,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总计盈利达8233.25亿元,相比去年三季度的4000多亿元接近翻番。
提交邮箱,我们将定期为您提供关于RFP认证的最新资讯